研发项目管理中评审文化浅议
发布日期:2020-12-07 07:42 浏览次数: 次
研发管理的基础是研发质量管理,研发质量管理的关键又是设计评审。
评审既是技术审查的过程,也是人的交互的过程。相比较而言,建立良好的评审文化是前提条件,因为技术审查总是可以通过拥有合适的评审专家并逐步改善评审方法来达到。实际上由于技术的缺乏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评审是相当罕见的。在评审实践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评审专家们对设计者提了10条预审意见,评审时设计者掌握着鼠标对10条意见逐条答复,竟然是都不能采纳,待10条批驳完毕,评审专家恍然清醒。当改由评审责任人掌握了鼠标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设计者和评审专家为一个次要缺陷争执不休,结果不欢而散。
某评审专家提了5条预审意见,但因故没有参会,会后的结论竟然是都不采纳,评审管理者要求设计者与评审专家再次沟通,结果大都采纳。
设计者解释由于其设计的特殊性,别人审查不了他的设计,因此回避评审,但评审的结果却发现许多缺陷。
评审会上评审专家不直接指出缺陷,也不提交预审意见,会前或会后私下告诉设计者,以免得罪设计者,使评审的度量失真。
由于评审责任人需要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查(自审),通过后提交评审,评审会时某评审专家的提出的总体结论是不通过,评审责任人因此觉得评审会是对自己的否定,不能很好地协调各方面的意见。
设计者在提交评审前犹豫不决,总想尽善尽美地展现在别人面前,将评审看成是得到别人的认同,而不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手段,其实在心理上还是拒绝别人的建议的。这种的心理还会导致不良的结果:因为你认为设计在提交评审前已经完美了,相信你已经完成任务并急切地想接受另一个任务,会倾向于将可能存在的错误合理化,安排了错误的时间计划。
项目组为了应付可能带有惩罚性的评审,在评审会前先进行一次“内部评审”来非正式地过滤出一部分错误(对复杂的设计还是必要的)。这就破坏了公开查错的特征,也歪曲了从多次评审中跟踪的度量。
项目组负责人认为非直接设计人员没有必要参与评审,把评审会变成了自家内部抓家麻雀,公检法合一,没有了外部监督,评审的公正性和全面性受到了损害。
上述情形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交互问题,理解评审中的文化因素,筑建健康的评审文化,才能在评审中解决好人的交互问题。
就人的本性来说,人们习惯于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而不愿意承认工作中的错误,不知道已经犯了多少错误,更不用说要纠正这些错误,即使是的伟人也不能免俗,更何况普通人,因此需要别人来帮助发现错误。但是请别人来指出你工作中的错误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本能。如果要顺利完成评审,你就必须克服天生的对外界批评的抵触情绪。
我们应该清楚评审并不是为了找出蹩脚的设计者,或是为了质量问题找一个替罪羊。评审不是一种惩罚,而是挖掘团队潜力。使大家工作质量更有保障。
在健康文化氛围中,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理念。团队所有成员共同负责开发高质量的产品。这样的文化要求各级负责人都要共同负责营造以质量为驱动的环境(随着公司的规模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质量驱动的特性将日益显著)。当每个成员都认识到成功要依靠大家之间的互相帮助,从而尽可能好的完成任务时,大家就宁愿让同事而不是客户来发现缺陷。被同事发现是看成合算的,而不是个人失败。
设计者和评审专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者必须信任和尊重评审专家,并接受评审专家的意见。同样评审专家也必须尊重设计者的技能和劳动。评审专家在提出问题时要慎重措辞,并把重点放在产品中所发现的问题。评审专家和设计者还要在评审工作之外继续保持协作关系,保持职业精神和相互尊重,这样才能避免关系紧张。
如果设计者走出评审会议室时感到局促不安,觉得受到攻击,或自己的专业技能受到侮辱,那么他再也不会主动将自己的工作成果拿给评审小组评审,甚至导致设计者想要报复那些使他难堪的人。评审责任人在评审之初就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位成员都尽力提出建设性意见,并积极向同事学习,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评审对健康文化的影响是显著的,成功的评审会大大有利于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
文章原创:智杰科技,http://www.zhijieg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