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靠性两种流派的评论
发布日期:2021-05-28 15:01 浏览次数: 次
在可靠性实践中,存在两种可靠性思维,形成了两种流派,我们姑且称为可靠性技术流派和系统可靠性工程流派。
一、可靠性技术流派
特点是采用质量统计方法建立包括可靠性预计、分配、试验、数据分析与评价的数学建模。这些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了几十年不变的两点假设:
1) 产品及其构成单元只具有正常和失效两种状态,并且各单元失效是独立的;
2) 产品所包含的各单元的寿命(可靠度)服从指数分布;
但是理论很完美,现实却很骨感。以可靠性技术流派思维为重点开展可靠性工作就会导致可靠性工作投入大、效果差,其表现在于:
1) 理论推导的结果与实际相差很大
现代技术的发展涌现了大批新型材料和零件,人们还来不及研究它们的失效率分布,但仍然基于几十年前的与温度有关的固有失效率—时间模型假设建立的可靠性模型,并且忽略了人为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很大、置信水平很低。
2) 深奥难懂,实施困难
可靠性理论采用了大量可靠性术语和复杂数学公式,从理论到标准,纵横发展,面面俱到。可靠性专业工作者、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难以弄懂,变成了个别人员冷冷清清地搞可靠性,有的人甚至钻进了数学迷宫而不能自拔,不自觉地忘掉了可靠性工程的初心。
3) 可靠性指标验证滞后
逻辑上应该是将可靠性指标作为产品指标驱动产品开发,但是实际上可靠性指标分解很困难,可靠性评价要在特性评价之后的统计试验中才能完成,难以及时采用可靠性增长的有效措施。
二、系统可靠性工程流派
特点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和可靠性技术相结合重实效的方法。其目的是实现设备和系统可用性指标与经济综合平衡的技术,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其策略是以故障的预防、消除、评价为中心开展可靠性工作,这就抓住了可靠性工作的初心。尽可能将可靠性与功能性能指标联系起来,将可靠性设计与功能性能设计尽可能结合起来,变成工程师易于实施的可靠性设计,牵引研发团队把可靠性技术变成目标驱动的乐意使用的技术,自然地融合到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去。
结论:
采用系统可靠性工程就能够做到投入小见效大。虽然可靠性技术分析流派的理论独立应用起来确实会费力不讨好,但是如果在系统可靠性工程框架下进行合理应用,仍然会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