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0755-26070628

如何做好需求分析—从盲人摸象到设计输入

发布日期:2017-10-15 21:03     浏览次数:

     需求领域包括需求分析需求管理这两个技术管理领域。需求分析在CMMI中也称为需求开发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开发用户需求产品需求产品组件的需求。这些需求合起来构成了相关利益人的需求,其中还应包括相应的验收标准、选择设计方案的局限性。

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管理项目的产品和组成,识别这些需求与项目的计划和工作产品的不一致,通过与验证、确认活动的结合,保证客体与需求的一致性。

注:客体是国标引入的词汇,取代了实体一词。是指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包括产品及其组成,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如软件)。

需求管理的目的包含了对ISO9001关于设计输出要符合设计输入的要求的策划,也与军标或IRIS体系等中的技术状态管理的要求相互协调。

本期聚焦讨论需求分析 ,需求管理将留到下期讨论。

1.        如何做好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分析

需要仔细区别的两个重要概念是用户需求文档与设计输入。用户需求文档一般是采用自然语言叙述的主要特征的需求,而设计输入则是工程语言描述的反映了全部特征的需求。设计输入是奠定后继方案设计、验证、确认、评审、更改活动的基础的需求。采用定性的术语在用户需求文档中是合适的、可行的,但这些一般不能作为设计的基础,因为最简单的描述也都可能隐藏多个对设计开发内涵的不同理解。例如,在用户需求文档中术语“手持式产品”,对开发者来说意味着尺寸、重量、冲击、振动、防潮湿、防盐雾、防锈蚀、工作温度等许多具体要求。用户需求文档可以是开发的起点,但它不是设计输入。因此,通过需求分析获得用户需求文档,并将用户需求文档转换为设计输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质量控制活动。一个良好地设计输入应该是产品开发者能理解并能达到设计一个产品所必要的详细层次,应具有文档化、完整性、无二义性、可实施性、可度量性,并且覆盖用户需求。

设计输入的源头是用户需求,那么如何获得用户需求呢?一个能把道理讲透彻的典故是盲人摸象。在这个典故中盲人从来没有见过象,但盲人却要把象的形象给描绘出来,这同从一无所知出发去获得用户需求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大般涅盘经》是佛教经典,在印度似乎不很流传,但传入中国却影响甚大,其中盲人摸象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大般涅盘经》三二中是这样记载的:

 “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显然众盲所说的都是实际触摸的真实情况,但却一个也没说对,这也说明要获得真实的用户需求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即使你进行了实地需求调查,也未必获得了正确的用户需求。

在这个典故中恰好反映了获得用户需求必需的两个过程。而在这两个过程中我们都可能犯错误。

第一个过程是需求调研,即需求调研获得的原始信息。

第一种可能犯的错误,是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地给出了产品需求,结果与用户需求南辕北辙。众盲没有犯第一种错误,而是实实在在地摸了象,这就好比进行了需求调研;

第二过程是将需求调研获得的原始信息进行综合,通过需求分析,形成了系统性的用户需求

第二种可能犯的错误是以为需求调研的结果可以直接采纳为用户需求,缺乏对各个方面收集来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盲人摸象各个众盲所犯下的正是这种狭隘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的错误,在于不知道需求调研获得的感性认识固然是调研对象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需求的本质的。

要完全地反映需求的本质,就要将各个方面收集到的原始需求联系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用户需求。

需求分析的过程中既要对每一条具体需求进行分析,也要对各个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在整体分析,做到价值确凿,逻辑自洽。在需求调查与分析过程中,需要与客户进行大量的沟通,为了避免出现对牛弹琴、鸡鸭对话的情形,需求分析人员必须是资深的行业专家,并采用客户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在需求调查和分析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借助一些场景模型和产品原型作为辅助工具来帮助理解。

市场准入需求是行业监管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适用标准和法规上。市场准入需求,本质上属于通用的、刚性的用户需求。在用户需求分析阶段,分析适用标准和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需求分析工作,如果开发出来的产品不能合规,则可能大幅度延缓上市的时间。

市场准入分析的结果,至少要列出适用标准和法规清单。必要时还要精细到适用标准和法规清单中的某些条款。

(2)  设计输入开发

用户需求文档转化为设计输入才适合作为产品开发的基础,应该由产品开发者承担最终的转换的责任,用户、需求分析人员、产品和服务的支持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关键供应商等也应参与以保证设计输入的完整性并覆盖用户需求。

第一个常见的问题现象就是设计输入模糊不清。在A公司当我问项目经理产品的设计输入在哪里时,他一会指向用户需求,一会指向任务书,一会又指向设计方案。显然此时A公司并没有严格区分用户需求、设计输入、解决方案之间的界限,在设计输入模糊的情况下设计控制难以实现闭环。

前面已经描述了用户需求和设计输入的区别。另外一个需要注意区分的是设计输入与解决方案的界限。前者是给出了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即做什么;后者是完成此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即怎么做。这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目标确定了,达到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有多种。将解决方案混同于设计输入将使解决方案丧失了灵活性。

D公司的一个产品的设计输入中描述该产品的外壳是铝的。在设计输入讨论会上,一个工程师质疑为什么外壳被指定。设计输入的编写者说因为竞争对手的产品是这样的。与会人员讨论了竞争对手采用铝外壳的原因,包括电磁兼容、机械强度、缩短上市时间方面的优势。最后会议认为铝外壳并不属于设计输入,而应该属于可以选择的解决方案之一,去掉这条需求是适宜的,这样在使就可以增加考虑塑胶外壳的选项,这将获得成本上的好处。

第二个常见问题是产品开发者和用户对同一需求的真实含义进行了不同理解。理解的歧义可能直到开发过程的后期才发觉,这将导致严重后果。

D公司生产移动B超,为打开国际市场,与国际领先的T公司结成了ODM(OriginalDesign Manufacture)合作伙伴关系。T提出产品需求,由D公司研制,贴T公司的牌子在国际市场销售。为此T公司启动了ODM合作流程,与D公司保持密切的交流。D公司主要交付件的测试报告都提交T公司审核。T公司发现D公司提供的EMC测试报告中某项指标的测试标准和方法不符合T公司的要求,需要返工整改。原来D公司一直按照国内标准在做EMC测试,并没有意识到T公司所要求的是国际标准,而T公司则认为按照国际标准来做EMC测试是不言而喻的,相互做了错误的假设,而没有在早期及时澄清,导致后期返工。

其实,如果产品开发者和代表用户的市场人员联合对用户需求、设计输入进行评审,分析明示的和隐含的假设,常常就可以揭示哪些不正确的假设。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没有全面考虑公司内部的需求。常见公司内部的需求包括可制造性(可加工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可安装性、可维修性、国际化、标准化设计等方面。这些需求如何成为设计输入,如何编写设计输入,建立怎样的设计输入结构,使设计输入真正成为产品开发的基础,也是一大挑战。例如需求可以作如下分类:

l功能性需求——指明产品能做什么,通常

l性能需求——指明产品做得多好;

l接口需求——指明产品特性哪些是对外部系统兼容性至关重要的;

l其他需求——主要是公司内部的可制造性、安装性、维修性、标准化、国际化等方面的需求。

例如,设计输入描述产品由220V交流供电,这样的描述对执行和验证这个设计是不充分的。如果考虑到可能的电网波动,可能指明产品电压适用范围为187-253V,从而给出了性能需求。

在许多情况下,其中大多数功能需求可以确定,但个别性能需求不能确定,此时应明确标识起来。这样就使研发团队能够评估需求刻画产品的完整程度和对下一步产品开发的影响。如果风险可以接受,产品开发就可以进行下去,但要保持对未定需求性能的跟踪,以确保未来适当的时机加以确定。

许多公司都有设计输入考虑不周全的教训。有些设计输入直到发布前才发现,被迫做代价高昂的返工。开发人员常常处于“没有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但是总是有时间去改正错误的事情”的状态之中。相反,另外一些公司拥有采用获得良好设计输入的经验和方法,这些公司为获得真实的用户需求和良好的设计输入,及早地配备了有能力的需求调研、需求分析人员,因为他们明白这样做将会在整个相当长的产品开发周期中降低返工率所获得的好处将远远抵消需求调研、需求分析、获得良好的设计输入所开销的资源和时间。对于这些公司,不仅开发进度得到保证,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鉴于设计输入的重要性,必须对设计输入进行足够充分地评审,并记录批准日期和签名。评审和批准后,设计输入成为一个受控文档。未来的任何更改将执行需求更改控制流程。

2.        关于需求分析的常见不良现象及对策

以下是常见不良现象

l  不少公司对客户的需求变动只是依据口头或往来邮件记录这些非正式的方式来实施的;

l  缺乏与客户所进行的联合评审,不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导致上述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可能是认为客户强势,怕丢单,不敢抖落开来与客户进行充分交流,并对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另一个常见原因是认为需求变化太快,时间紧任务急,省略了需求分析必要的过程。这需要克服的心理弱势,并在早期与客户方的高层领导沟通,建立起需求分析的共同规则,特别是建立起用户需求的评审、需求更改控制机制。

3.        需求领域微创治疗方案

如果企业存在如下描述的适应症,可以考虑采用需求微咨询包进行改进。

药品名

需求微咨询包

适应症

用户需求变化快,无法控制;不会描述设计输入,导致方案设计、验证与确认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主要成分

需求分析流程、用户需求分析模板、设计输入模板、需求更改控制流程。

用法

需要做用户需求分析、设计输入、需求更改时使用。

疗效

用户需求受控、设计输入的质量得到保证,为建立有效的设计控制打下了基础。

咨询工作量

5个工作日。

 

 

62.9K